搜索介于公元前 1200 年 和 公元 2000 年 有关 193 个国家的 11051 个条目 http://www.wdl.org/zh/
王珂:中国民族主义的形成与近代中日关系
2014年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在这120年间,前半是以侵略与反侵略为主题,后半围绕是以应该尊重历史还是应该集体失忆,中日两国之间的民族主义几乎一直发生着冲突。然而不同的是,中国的反日民族主义...
参加上海宗教学会第九届青年学者论坛
此次宗教学会第九届青年学者论坛由上海大学承办,会议得到上海宗教学会、上海宗教文化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得到兄弟院校的热情参与,一共报告的学者由60余人,分3个会场同时进行,盛况空前,在充斥商业铜臭的上海...
第三屆國際年青學者研討會
2006、12、7-9:參加香港中文大學宗教與中國社會研究中心舉辦的「基督教與中國社會文化」-第三屆國際年青學者研討會 會議照片>>>
肖清和:礼物与明末清初天主教的适应策略
肖清和(上海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摘要:明末入华的耶稣会士通过礼物构建人际网络,为天主教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空间。礼物传教是传教士“适应”策略的具体体现,也是天主教本土化的尝试。耶稣会传教士通过向...
肖清和:批判与改造:明末清初天主教与道教文化的相遇
肖清和 摘要:明末清初天主教入华后,传教士对中国本土的儒释道以及民间信仰采取了不同的态度与策略。其中,传教士在护教著作中,对佛道以及由佛道所衍生出来的民间信仰采取了严厉抨击与批判。但是实际的交往中,传...
肖清和:經典、詮釋與漢語神學
經典、詮釋與漢語神學——讀《明末天主教三柱石文箋注》、《<鐸書>校注》 李天綱編注:《明末天主教三柱石文箋注:徐光啟、李之藻、楊廷筠論教文集》,香港:道風書社,2007。 孫尚揚, 肖清和...
肖清和:張星曜與《天儒同異考》
張星曜與《天儒同異考》 ……清初中國天主教徒的群體交往及其身份辨識 Zhang Xingyao and Tian Ru tongyikao: On the Catholics’ Group-Comm...
肖清和:李九标与《口铎日抄》
李九标与《口铎日抄》 ―――明末福建天主教徒的交往、身份与宗教生活 Li Jiubiao And Kuo Duo Ri Chao ---Catholics’ Communications, Ident...
肖清和:从宗教史到跨学科:明清天主教研究方法与研究模式回顾(1933-2008)
肖清和 摘要:目前学界有关明清天主教研究的回顾大多是从文献、著作者等角度出发的。本文则尝试从研究方法与研究模式等角度出发,对民国以来中外学术界对明清天主教的研究进行较为详细的回顾,并提出某些展望以与学...
肖清和:明末天主教徒韩霖《铎书》中的文本理解与诠释
肖清和 [摘要]:本文从诠释学(Hermeneutics)的角度考察明季天主教徒韩霖之著作《铎书》,按照构成诠释者“前结构”之“传统”、“权威”以及“价值取向”等层面,具体分析韩霖在此书中所使用的诠释...
肖清和:灵异故事与明末清初天主教的民间化
肖清和 摘要:本文以相关文献为资料来源,对明末清初天主教的灵异故事进行初步分析与研究。通过对不同类别的灵异故事的分析与研究,本文指出,灵异故事的流传与接受实际上反映了天主教在明清社会传播的一种趋势。随...
肖清和:辟佛老、知真儒:张星曜与《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
辟佛老、知真儒:张星曜与《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 摘要:本文在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张星曜的生平事迹以及《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的体例、内容、思想等展开论述。本文首先简介张星曜的生平事迹,并对张星曜...
肖清和:刊书传教:明末清初天主教中文著作编辑与出版活动初探
肖清和 摘要:在不同文化的相遇与交流的过程中,作为思想与文化的载体之一的书籍往往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在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中,书籍尤其是天主教中文著作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则从文化交流的角度,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