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和尚之间的争讼

XIAO Qinghe
XIAO Qinghe
管理员
1611
文章
0
粉丝
日志记录评论26字数 749阅读2分29秒阅读模式
    别以为只有世俗人才会有争讼,那些看破红尘、身居方外的高僧大德有时亦不能免俗。近世佛教多有此事。近览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清初僧诤记》等,知天童密云圆悟、汉山法藏、木陈忞、继起弘储、费隐通容、牧云通门等之间的争讼,实则令人侧目。

     

    费隐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但因木陈忞撰《天童塔铭》对其极不信任。而木陈忞对汉月法藏之弟子继起弘储十分痛恨。木陈忞还邀请钱谦益为《天童塔铭》作序,而钱谦益明言汉月之禅,为"世间三妖"(其中还有"西人之教",即天主教)。其目的昭然若揭也。

     

    实际上,费隐、木陈、汉月均是天童弟子,临济宗之重要传人。正因清初江浙佛教之盛,为争夺势力、名声,僧人之间派别森然。因继起将海盐金粟寺"密云弥布"之牌匾撤下,而换上自书之"亲闻室",木陈忞大为恼火。牧云亦著《牧云五论》攻击继起。继起著《淑泉集》,木陈即著《新蒲绿》。

     

    木陈曾于《百城集》杜撰一故事讥讽具德弘礼。看来,木陈对汉山一系多有不满。

     

    然而,木陈在未入京晋见顺治之前,曾有黍离之思。其与忠义士大夫等,《荐严》有疏,《春葵》有风,不胜原庙之悲,极写煤山之痛。然而,一旦入新朝,则完全改变。木陈还将其入京经过,写成《北游集》以夸耀恩遇。甚且在天童寺建奎焕阁、平阳寺建奎焕楼。甬上董道权作诗讽刺,"文字传灯记北游,锄山拟筑御书楼,从今不哭新蒲绿,一人煤山花鸟愁。"木陈的弟子甚至因此拿刀追杀董道权。

     

    木陈还撰《从周录序》将明比作商,而清作周,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实际上,佛教为了自身利益常常依附统治阶层。所谓"法无国不立。"但为了依附统治者,而背弃道义往往会得到相反的效果。玉琳通秀为最早受顺治帝召见的僧人之一,但其后嗣不足。雍正竟指派他人填入。后来,竟有僧人冒充"奉旨进京"。乾隆帝大为恼火,将其辈分贬了一级。清初僧团派别之争,使得雍正帝参与其中,可见其盛也。

     

    陈垣在检索这段历史时,正值日寇入侵平津,当时不少汉奸渡海朝拜、得意洋洋。正如陈寅恪在序《明季滇黔佛教考》时所谓,陈垣此著大有深意。

     

    然而,陈垣后来亦参与政治,某些方面仍然令人惋惜。

     

    可见,人人均是俗物,为了利益,罔顾道义,僧人、吾人亦难免矣。

继续阅读
 
电源都不让快递了? 日志记录

电源都不让快递了?

多年前买的联想一体机开不了机,打开看了一下可能是电源坏了。在淘宝上买了个二手,结果线短了,需要退货,结果快递员说:要问一下客服,不知道电源能不能寄? 是不是听到电字就慌了?实际上电源里没有电池,也没有...
回乡见闻 日志记录

回乡见闻

因为有需要,回乡一趟,见闻如下: 1、几乎看不到小孩。以前放暑假,乡村里到处是疯玩的小孩,现在几乎没有,大部分都在上辅导班、兴趣班。与此对应的是留村的都是老人。 2、养了儿女的不如无儿无女的。无儿无女...
日志记录

《中国基督教研究》征稿启事

  《中国基督教研究》(中英双语半年刊)由美国洛杉矶基督教与中国研究中心编辑出版,创刊于2013年,国际刊号为2325-9914。本刊为中国基督教研究以及相关研究提供学术发表平台,刊登与中国...
日志记录

《宗教与历史》征稿启事

  《宗教与历史》(英文半年刊, ISSN:3068-4803)由美国洛杉矶基督教与中国研究中心编辑、出版,以刊登宗教史研究类学术文章为主,兼及各类学术书评、评论及学术信息。每年两期,分别于...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