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英时先生1930年出生于天津,籍贯安徽潜山,小时候曾回老家潜山官庄生活、学习了九年,对其影响还是比较大的。2021年8月1日,余先生在睡梦中去世,享年91岁。
很早就读过《方以智晚节考》,也买过广西师大出版社的《余英时文集》。最近在看其回忆录,对其生平事迹、学习学术经历有所了解。也在网上看到有人在谩骂余先生。
听说其家乡也做了很多工作想要请余先生回乡,但一直没有成功。其中原因不言自明。余先生是一位有气节的当代之士。我想他研究同为安徽老乡方以智的时候,应该心有戚戚然。
知识人所追求的是真理,在真理中得自由,同时不忘却内心的使命,并把使命付诸行动。有些人活着浑浑噩噩,有些人先知先觉。先知先觉者不停的在觉后知,可是后知者还在那里谩骂、诅咒。
其实,余先生完全可以做出另一种选择,或许更加大红大紫,成为庙堂之学,可是他并没有。难道仅仅是因为偏见吗?其所追求的是什么?他常引用的鹦鹉救火,可谓非常贴切。
葛兆光先生说要分清文化中国、地理中国、政治中国,分清楚国家与祖国,可惜好多人并不明白。这不是他们的错。一个人的知识似乎是自己主动获得的,其实更多的是被灌输。被灌输这样的知识,可能并非是启迪智慧,而是另有目的。余先生区分得君行道与觉民行道,可能赋予了士大夫更多期待。可是现在的知识人仅是通过知识谋生而已。未来之道阻且长,各自珍重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