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得1999年上大学计算机课时,我就开始制作个人网站(如heiland.yeah.net,现在已打不开),发一些文字,还幻想制作个人文集、诗集之类的东西,估计是从小就有的文学梦,时刻萦绕在心间吧。后来开始QQ空间发表日志(user.qzone.qq.com/17972497,2007年),再后来天天在搜狐博客上发东西,可惜现在搜狐博客(viaway.blog.sohu.com)都打不开了。当然,依然没有停止制作个人网站,除了Google的sites(https://sites.google.com/view/xiaoqh,现为协作平台,2007年)之外,就是Jimdo免费网站(https://xiaoqh.jimdofree.com/,2009年)。Google被墙之后,2014年开始在腾讯云服务器上部署Wordpress个人博客(xiaoqh.cn),2020年访美后购买Amazon Lightsail(xiaoqh.cc)。
这里选一些QQ空间日志,以怀往昔。但越看越觉得以前有些文字不太适合现在看,还是将它们尘封起来吧。
文似看山不喜平 2007-11-19 07:28
最近的心情非常复杂。前不久,听到科大葛同学的死讯,似乎为现在的心情做了铺垫。广州之行,又给自己增添了些许不安。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出路问题。
到这个阶段,似乎并非写出好论文了事,而且需要较强的公关能力。看谁认识的人多,认识的牛人多,谁就能有个好娘家。
听说,葛的自杀大部分是因为没有着落。
我自己也在盘桓着,该怎样选择自己的未来?或许,我不能选择。
我为什么爱你? 2007-11-20 10:47
当我写下这段文字时,或许你已入睡。你可知道,我最喜欢看你在我身边入睡的样子。因为这时的你,睡得最安稳,最恬美。
生活总是充满了艰辛与坎坷。然而,我很庆幸总有你的一路相随。我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今天我愿意陪你挤在10㎡的小屋里,愿意与你睡在地板上,愿意与你走在打工仔、打工妹中间,就足见我的心意已定。
《圣经》中说“爱如死般坚定”。我们只是凡夫俗子,我们会生气、会发怒、会误解、会耍小脾气。然而,只要我们真诚的对待自己、对待对方,什么困难都会过去。
想想未来的日子,或许会更加艰辛,也或许会更美好。但只要我们坚定自己所走的路,就一定会顺利到达终点。
过去的日子真的不容易。幸好我们都挺过了来,未来即使有再大的风浪,我们也一样会顺利度过。人生中的诸多故事,就会像鲜艳的小花点缀在我们共同的回忆之中。这或许是我们留给这个惨淡世界一点生动、一点创意吧。
开会之余 2007-11-21 11:18
国内的学术会议,可谓挂羊头、卖狗肉。所谓学者、教授,不是来开会,而是吃喝玩乐。游玩自然不可少,吃喝当然要有新意。饭桌之上,天南地北,得意洋洋,脑满肠肥。此会还没开完,又商量下一次去哪里没去的地方开会。原来是公费旅游来着呢。这里并不是要批评所有的学术会议,其他的会议没去过,不敢妄作评论。
也有同学同意我的意见。但如此现状如何改变?恐怕只能慢慢适应而已!无奈也哉!
然而,正如那句老话,文似看山不喜平,一帆风顺的人生最没有意思。喜欢风雨与挑战,才是男人的本色。
安徽老乡杨光先! 2007-11-26 08:58
最近在写杨光先!这个人有点像今天那些靠某种伎俩一举成名的人,诸如芙蓉姐姐、木子美、周老虎等等。可是,这个人却要比后者勇敢、可敬!
为了反对陈启新,老杨同志抬着棺材到正阳门,有点不达目的不罢休之样。那个陈启新,原来也是靠一“疏”成名的。当时是崇祯末年,天下大乱,各路反贼蠢蠢欲动,大明江山摇摇欲坠。在这个风雨如晦的时候,崇祯帝也只好死马当活马医。陈启新刚好这个时候向崇祯帝献上三条计策。帝大喜,立即重用。
老杨同志不高兴了。他说这个陈启新,是个妖祟。竟然要“罢制科”,即要罢去科举。老杨同志认为,儒学是家国之根本。陈的举动根本就是灭绝人性,当诛。
当时的总理是温体仁。对于一介布衣的老杨,也是不理不问。就像现在的上访,普通的老百姓即是有再大怨情,上面的人也不会过问的。因为你只是普通的老百姓。
老杨同志最大的个性就是性格刚烈、不依不饶、不达目的誓不甘休。结果连温体仁也一起告。
可怜的老杨同志,最后以干涉朝政,被当场廷杖。还和妻子被流放到辽东。据说,当时围观者成千上万。可以想象,经过这么一闹啊,咱们的老杨同志出名的。有人就称他为“讼棍”。
这个绰号有点贬义。可是,姑且不论老杨同志的目的,但就老杨同志的精神来说,值得尊敬。后来,陈启新被降职,据说回家途径自己投进黄河自杀。温体仁也被崇祯帝骂了一下。
崇祯帝又要人才了。有人就推荐老杨。崇祯一听老杨就想起抬棺材之举,立即想试用一下此人。如是让人带着“大将军”的印,派人去辽东请老杨。
可当人到辽东时,李自成已经攻进紫禁城。崇祯投缳煤山。老杨的目的最终还没达成。
我不知道老杨到底是想什么?想当官吗?还是仅仅为了反贪官?据其所说,他父母知道他的性格不适合当官,就没让他上学。那他自己也知道自己不适宜当官啊。那他这样做肯定不是为了当官,可能和今天的人一样,仅仅为了出名而已。
进入清朝。老杨同志再次发威起来。1664年,老杨向鳌拜等四位大臣左右朝政的康熙朝上疏。这次是反对天主教。这下可好,不仅死了好几位天主教官员,而且传教士也被关起来了。
老杨同志本来就不懂历法,偏偏要与洋人比。凭着他所懂的那几点羲和历法,根本无法与洋人比嘛!那时欧洲的历法不知道高出中国多少倍,连经纬度、日月食时刻都算得很精确。而老杨就凭着不怕死的精神,与洋人一比高低。结果可想而知,老杨大败。
实际上,老杨在扳倒洋人钦天监之后,并不打算要担任监正。他仅仅为了出名,并不是为了官职。他是典型的反对派,而不是建制派。(拿香港的政治术语来说的话)做了监正之后,出了几次主意,都没成功。
老杨想恢复三代之时的羲和历法。那都是几千年之前的老古董了。不是明摆着要输吗。
最后没辙。老杨被刚刚整掉鳌拜的康熙帝罢免回家。还没回到安徽,就在山东德州,就死掉了。
有人说是洋人害死的。有人说是得报应病死的。
反正就这么一个普通人,因为这样的举动而被载入史册,实乃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奇迹。因为咱们老杨,一不帅,二无才,三无银子,四无女色。就靠一腔热情,几行文字,就成了历史人物。
这还不算。到了近代,由于传教士挟条约在内地肆意传教,引起大规模的反教运动。在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兴起的时候,老杨同志就成为反帝爱国的第一人了。他的作品《不得已》就被顾大昌、柳诒征、钱绮等藏书大家一再抄录、购买与收藏。
想想也真有意思。老杨同志肯定也想不到,400年之后,还有这么多人在研究他。把的家世、生平、著作,一一搞得很清楚。连那本不是很文雅的《不得已》也被研究、研究、再研究!
或许,以儒家正统自居的杨光先,正是以此方式实现了“不朽”吧。
与这个老乡相比,我真是自愧弗如啊。想必过几十年之后,就成为朽灰一堆,被风一吹,就没了。
母亲要来看我 2007-11-27 09:09
忍不住写下几句。
母亲从我10岁时就开始在外奔波、挣钱。在贫穷的山村,母亲是一个最惊世骇俗的女人。我12岁时,她与我爸离婚了。
后来我考上了初中,但父亲没钱给我念书。母亲知道消息后,不顾她的家人与亲戚的反对,坚决要让我复学。记得那一次,漆黑的夜里,下着大雨,她穿着布鞋,从外婆家一直走到我家。或许是不想让我辍学的动力一直支持她吧。
母亲的丈夫,我称呼他为“爷”,虽然有时也会听从别人的怂恿,和我妈打架。但一直支持我上学。虽然很是艰辛,但总算熬过来了。
我还清晰的记得我一个人焦急在马路边等母亲送学费给我的情景,还记得我“爷”带我四处借钱凑学费的窘况。
后来顺利上了高中,学校给免了学费,老师、校长多加照顾。上了大学,有了奖学金和贷款,压力更小了。
现在虽然也没有多少钱,但趁我还在香港的时候,希望让他们来玩一趟。因为明年中,我就回北京。回北京之后,来香港的机会更少。
母亲总是说,我现在还是学生,不能花我的钱。其实,我知道她自己肯定会借钱过来的。她已经向小姨借好了钱。目的就是不花我的钱。
很快就放假。母亲也快来了,到时好好陪他们玩几天。希望让他们知道,在我心里,我一直爱着他们。
思念 2007-11-27 09:26
刚才与lp聊天,没有打电话给她,就觉得今天仿佛落了某件事没做似的。晓芬说我们天天打电话,有什么好说的。
其实也没有什么好说,只不过是听听她的声音、问问有什么事、告诉一下自己的安排等等。往往不到几分钟就挂电话。
或许,这就是思念吧。近在咫尺,却不能相见;距离越远,心却靠得更近。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还是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还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或许总会有一天,我们会安定下来。那个时候就可以朝朝暮暮、亲亲我我、花前月下、举案齐眉了吧。
又有两位同学要结婚,默默祝福一下,也祝福自己。
关于死亡 2007-12-10 11:58
人越长大,听到死亡的事情就越多。一开始,很触动。后来,开始麻木。仿佛死亡离自己很远。
可我常常设想自己在那种处境:诸如下一刻就要死亡,自己该如何面对。
就像死刑犯,该如何面对自己所知道的死亡。
哪一种死亡更可怕:自己所预知的死亡,还是未知的死亡?
对于我来说,自己所预知的死亡更可怕。因为,这种死亡是自己所知道的,是需要在那一刻进行的。而未知的死亡,就像是偶然的事件,也有可能不会发生。而自己所预知的死亡,一定会发生。
死亡的可怕就在于自己知道死了之后,自己就不存在,一切都与自己无关。
所以,我对于那些自杀者常常予以极大的尊敬。
起码他们是真的、敢于面对死亡的勇士。
最近,科大葛同学、人大余教授都选择了自杀。
他们都有自己莫大的理由,以至于不能继续生存下去。我常想,这会是什么理由呢?难道仅仅是活着的尊严吗?
法国哲学家加缪说,真正的哲学问题就是自杀。
我非常赞同。
我认为,人类的所有事业以及其他“伟大”行为都是为了“对抗”死亡。
人总是想通过自己的一些行动,把自己留在时间中,以证明自己曾经的存在,以对抗死亡及其所带来的黑暗。
死亡吞噬存在,却给人以存在感。
人有时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存在。或许,自杀是一种方式。
一个人的梦想 2007-12-11 02:11
一个人的梦想:
在蓝色的天际,自由的翱翔;
像勇猛的鹰隼,有双坚强有力的翅膀;
不再畏惧世俗纠缠,流言蜚语,飞短流长;
不再患得患失,勾心斗角;
或者,有一天能够自由的主宰自己
自由的支配自己
让自己的自由意志充满世界
可以大声的笑、大声哭、大声骂人
不满的时候,可以反抗
一个人的梦想:一个活得自由、有尊严、有正义的世界。
出卖自己 2007-12-14 01:55
总是感觉自己一来到这个世界,就已经把自己出卖了。
从那个“自己”开始,我就已经不是我自己;我需要将自己的肉体和灵魂,交给这个社会,这个世界,这个早已存在的人群。
在我未出生之前,我不知道我要来到何处、要来到什么时代,也不知道自己的到来是喜,还是悲,更不知道业已存在的这群人会怎样“塑造”我这个“赤裸裸”的人。
若干年后,他们通过文化、习俗、教育、媒体、社会引导等方式将我“打扮”成他们喜欢的模样:按照他们的方式说话、做事、思考,按照他们的方式将自己变成他们的奴隶,为了他们而出卖自己。
我成为了这个庞大人群的一份子。如果没有那个机遇,我可能就成为千千万万打工族的一员,为了10%的GDP增长率而贡献自己的血汗。在我每领一份工资、每购买一次生活用品、每次乘车、每次打电话等之时,我就为他们贡献了自己的一份购买力。而这些购买力最后就成为公务员工资、百万富翁的资产的最终来源。
有些人注定要成为工蜂,或者工蚁。这是他们的命运。
我打一出生就知道自己的命运,不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也不是掌握上帝的手中,而是掌握在他们的手中。
谁都知道,这块土地属于我们,这块天空也属于我们,可是我们自己却不属于我们自己。我们为了那可怜的面包,为了得到他们吝啬的施舍,而出卖了自己。
谁能告诉我,他的“自己”是什么?
有哲学家说,人是“自我”的奴隶。实际上,“自我”并不是自己的“自我”,而是历史、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等等共同塑造的“自我”。而这些往往就是“他者”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形构起来的。
人实际上就是“他人”的奴隶。
每当我想我自己为什么存在在这个世界,为什么要如“他们”那样所谓的“奋斗”、“努力”时,我都感到莫名的悲哀。
人这一辈子连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是谁,难道不是最大的悲哀?
当我明白了这一切,可我依然无法反抗。
大部分人只会安然,只会遵从,只会在既有的条件之下获得自身利益最大化;谁去思考,该如何建造一个合理的社会、一个合理的制度?谁去思考,让自我真正得以释放,而不是让大部分人注定一出生就出卖自己,成为另一部分人的“奴隶”或“财产”。
我不明白,为什么所有人面对这种混乱不堪的状态都很坦然。连知识分子也依然得意忘然。
谁会有超越时空的思想,谁会有人之上的智慧,谁能真正洞察这个世界的“恶”,谁能真正同情像我这样的“迷途者”?
三鬼 2007-12-17 05:50
鬼话:如今媒体上所说的话,全是假话、空话、套话、体面话、无聊话、白痴话,但均是“重要”。强奸民意,不若如此。每时每刻在此情景之下,全在潜移默化之中被洗脑。可大部分人竟全然不知。竞相说起了“鬼话”。可悲乎!
鬼人:在如此分裂的现代境遇中,全被金钱包围,生也为了钱,死了为了钱。人们为了有限的资源,千方百计,无所不用其极。眼光向下,锱铢必较,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竟然全心向着金钱,如同万蛆向矢。“莫问国事”。我辈只是“单向度的人”。也就是“鬼人”。只有躯体,没有灵魂。如同《聊斋》中的“无头鬼。”
鬼村:农村的攀比浮夸虚荣之风,自古有之。如今,愈演愈烈,竞相盖起华丽小楼。然农村人不断流向城市,渐渐人去楼空。但为了炫耀财富地位荣誉,仍不断有高楼拔地而起。“农民一去不复返,此地空留小洋楼。”到最后,只能留给鬼和可笑的“面子”住了。
此所谓“三鬼”也。所谓,鬼者,阴阳二气之良能也,鬼者,归也。无奈在如此世界,阴阳失调、人心不古、政治险恶、社会压抑。人之灵魂早期出窍不归矣。吾辈饱肚圣贤之书,却无奈独自扪心自喟。先忧后乐,茅棚秋漏,不若一脱成名、一举留史。
千古幽情,全在一梦;三鬼纠缠,憔悴仓惶;敢问来者,何时警醒?
五马分尸 2007-12-17 10:12
细想现代社会,虽是晚清以降数代中国人梦寐以求者,却未必是我心中的理想之世界。是否越现代、越科学、越进步,人就越幸福、越开心、越快乐?
如许多研究近代中国学者所谓,没有西方列强的进入,中国可能会一直停滞在“中世纪”。尤其是中 共,力主实现四个现代化、实现民族的自强、以至于与西方列国分庭抗礼。
然而,西方的社会发展必然是我们的样板吗?我们为什么必须砍掉我们的头颅,然后嫁接上一个洋人的首级?
是否世界的发展必定朝着一个方向?
可我早已讨厌这样的社会:无数小鬼,将我的灵魂和肉体,在那里煎熬、捣碎、蒸煮、割裂、凌迟、腰斩。
所谓五马者,即五魔、五鬼、五妖、五怪者也。
其一谓“死亡”。现代人因精神空壳,而无法坦然面对死亡。在缺乏宗教等精神慰藉之下,死亡就成为毒药一般浸淫人心。由死亡所带来的存在空虚感,早就着现代人精神的流浪和无根。活着在此世,即意味着向死亡摆渡。现代人终于明白死亡是人的最终目的。因此,种种荒谬不稽之行为由此而生,诸如各种恶性犯罪、各种违法道德伦常之行为等等。死亡所带来的正是人对自身存在之“空虚”的恐惧。
其二谓“疾病”。现代人因为满足一己食欲,无所不食;又因为满足口腹之欢,各种工业食物尽入口中。又因工作繁忙、压力骤增、缺乏交流与释放之机会,各种疾病由此而生。其中肉体之疾病,癌症为大者;精神之疾病,心理疾病为大者。而为了保生、养生以及为了容颜常驻,各种手段尽出,无所不用其极。人之胎盘、猴之大脑、虎羊豹牛之鞭者,尽入人之腹。疾病之威胁,犹如定时炸弹。现代人为了对抗疾病,只能依靠医学。现代人之疾病,往往因为环境之破坏、人伦之倒置而成。疾病所带来的正是人对自身存在之“缺陷”的恐惧。
其三谓“无序”。现代人为了追求个性、标榜自由、宣扬独立,不得不做出一些惊世骇俗之举,诸如脱衣服、滥交、造假新闻等等。在缺乏传统道德约束之时,各种狭隘的个人主义横行。缺乏对他人、对社会、对国族之关心与认同,纯粹自我为中心,为所欲为、随心所欲。这种看似“个性”与“自由”之行为,实则是危害公共安全、秩序与道德之毒瘤。在传统宗族、家庭血缘关系瓦解之时,传统中的秩序社会亦土崩瓦解。然而,各路专家矻矻于论证社会治理之要法,所谓以法治国、以德治国、和谐社会等等。难道不是对现代社会“无序”之“剜肉补疮”?无序所带来的正是人对自身存在之“恶”的恐惧。
其四谓“金钱”。现代人惟钱为目的,仿佛从出生到死亡,均为了金钱。而现代社会,亦以此塑造出金钱万能主义者。权、钱、名、色、利者,互为表里。钱者,万物之主宰也。孔方兄者,如今之皇上也。为了金钱,各种恶性不举自现。而现代社会,统贯人之一生者,即以金钱为航标。教育者,即为金钱之投资也。在现代社会,没有金钱即没有生命。没有工作,即没有呼吸。谁还能“一蓑风雨任平生?”谁还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谁还能“一瓢饮,一箪食?”
其五谓“意识形态”。现代人标榜民主,却不知所谓民主不过比帝制更改了一个名称而已。无论在何种制度下,大部分现代人充当了意识形态的“木偶”而已。看似民主社会,实则是无法认清什么才是自己的思想;以为自己所想,就是自己的想法。意识形态给现代人从小到老所灌输的,不过是看似理性的思维习惯。因此,意识形态如同无形中的“上帝”,控制了所有人的大脑;又如特洛伊木马病毒,无法清除。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犹如五十步笑百步。那些政客,如同肥壮的巨大寄生虫。通过文公武宣,控制选民。现代人实际上就是他们的提线木偶。
前三鬼,业已从本体论、美学、伦理上破坏现代人的真、美、善。后二鬼,则力将现代人置于控制之牢笼。
此五鬼者,一如五马分尸,将现代人分成鲜血淋漓之碎块也。可不惧乎?
四蛊 2007-12-18 01:54
蛊者,音古,毒虫也,奇毒无比,古人常用之消灭异己,所到之处,往往尸骨无存。故民间常谈蛊色变。
今之蛊者,有四:
其一曰“税收”。税收猛于虎也。更可恨的是,吾辈纳税人,竟不知自己所贡献者,用于何处?有何收效?相反,拿吾辈税收者,竟充作一己或一群私囊。不得已,拿出些微以反哺民众,尽似施舍、开恩!殊不知这些财政、税收,无不出于吾辈贱民。所谓本末倒置、忘恩负义、得意洋洋者是也。无奈人家拿着枪或国家威权,还有什么办法?
其二曰“城管”。所谓城管者,即土匪也。以维护城市为噱头,无恶而不作。可怜四处谋生之游贾走贩,赖以生计之商品全被抢去。《卖炭翁》中所谓“半丈红绫充碳值”是也。可人家还总算给点东西,现在的城管不仅抢东西,还打人!孙志刚就被打死。城管之外,联防队员亦此类毒虫。警察,亦是此类。
其三曰“官员”。脑满肠肥者,盘剥民脂民膏者,当属此类人也。倚仗手中权柄,倚仗枪支弹药,视百姓如同草芥,对上欺瞒,对下恫吓,不学无术,糜烂不堪,作威作福。管家意识、家长意识浓厚,万民仿佛家奴。官商勾结,无恶不作,霸占土地,抢夺利益。谎话连篇,脸皮奇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其四曰“垄断”。垄断企业,诸如电信、电网、交通等等,垄断经营,独断专行,私定价格,无视百姓死活。投诉无门,垄断有理。百姓生活成本增加,实则这些垄断所为。然国家、政府者,莫不是最大垄断企业也。
此四蛊者,横行天下,一日不除,百姓难以安居乐业,天地难以清宁休乐!勖哉!同道君子!
瞬间死亡 2008-1-8 22:25
昨晚,差不多今天凌晨的时候,在弄自己的论文,室友已经酣酣大睡,外面万籁俱寂。突然,有一股念头从心里涌出:活着真没意思,不如死吧。
这是最真实的感受,并不是一时无意识的冲动或感觉。而是真实的、主动的、真切的自我意识。我不知道为什么会突然这么清醒的“自我暗示”?也不知道这种暗示,会如此理性、如此光亮?
仿佛这是一种合理的建议,如同我饿了,我的大脑就会说“快去弄点吃的吧”。我很诧异,很惊慌。在我的思想世界中,“自杀”也成为合理建议菜单中的一个选项了?
或许是抑郁症的表现吧。后来,我自己分析,在抑郁症的人中,一些不合理的、非常态的思想就成为合理的、正常的。
徐梵澄的书,说如果人的死亡仅仅只是肉体或神经的停止运作,而意识还存在,该是什么样的情景?我此时此刻的感受,就如此。
为什么我会有抑郁症?或许是我太过于悲观而已。对自己悲观、对社会悲观。在这个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社会不公涌现。昨天看到刘涛的婚礼,花费400万。想想我们这些老百姓,房子都买不起。而那些高干子弟、贪官污吏、社会名流,哪个不是锦衣玉食、养尊处优的?而对于我自己,真的感觉到人终究的消失所带来的空虚感,日益增强。所以,有时候,我宁愿相信尼采的永恒轮回。因为我真的不相信自己会彻底消失,无影无踪。
这就是所谓的瞬间死亡,身体死亡,意识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