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访谈。按照惯例,请先介绍一下您是如何走上学术研究道路的吧。 ●洪彬好!既然是惯例,我不能破例,只能先交代自己走上学术研究的来历。要问“家学”,我的家庭在文科方面没有什么渊...
- 全部
- 关于 我
- 学术活动
- 学术资源
- 工作平台
- 常用书目
- 建站资源
- 影音欣赏
- 我的博客
- 我的简历
- 我的论文
- 文章收藏
- 电子书籍
- 网盘资源
- 网络资源
- 课程与招生
- 软件推荐
杨慧林:“本地化”还是“处境化”:汉语语境中的基督教诠释
摘要: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是一种以“本地化”为理想的诠释活动。但是“本地化”既可能转变或者再造原有的文化,也可能使外来信仰被原有文化所融合甚至消解。本文试图处理与此相关的两方面问题:第一,基督教在中国...
卓新平:基督教哲学与西方宗教精神
基督教哲学与西方宗教精神有着内在的、结构性关联,与西方思想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结合和共构。就其体系和传承来看,基督教哲学是“西方”的,是一门“西学”。接续了西方的希腊精神、希伯莱精神以及古罗马精神,并受...
王晓朝:“宗教”如何“解构”“哲学”
基督教思想与西方哲学的关系问题在中国学者头脑中萦绕,时日已久,但是比较一致的看法尚未求得。近来,有学者指出“将已深入欧洲人心的基督教思想,融贯到以希腊为传统的欧洲哲学思想中来,使其不再游离于哲学之外,...
黄裕生:基督教给哲学带来了什么?
在欧洲古代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事件大概要数罗马帝国的建立及其对无数城市、国土的掠夺与征服。然而,对于后世的欧洲乃至世界而言,最重要的事件却不是跨越欧亚非的世界帝国的建立,而是在这个帝国版图内发生的一件...
赵林:基督教对欧洲中世纪文化复兴的重要影响
【内容提要】发生于14-16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通常被看作是欧洲中世纪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重要分水岭,但是早在这场意义重大的文艺复兴运动发生之前,在中世纪蒙昧闭塞的精神氛围中,就已经悄然涌动着一股文化...
张志刚:“基督教中国化”三思
摘要:本文所用的“基督教中国化”概念,旨在立足于“学术的立场”来更客观、更理性地探讨基督教何以能够融入中国文化、中华民族,特别是当代中国社会。通过“中韩基督教史比较”、“当代中国宗教生态”和“国际宗教...
高师宁:从实证研究看基督教与当代中国社会
一、不同形式的基督教会的合法性问题 2002年起,我对北京的基督教会进行了近一年的调查。北京基督教会具有多样性与多元性,是我们观察到的一个基本现象,也就是说,不论是否承认,除了建制教会(即所谓“三自教...
杨凤岗:基督教会、民主制度、公民宗教
政治是事关公共利益的事务。有人群就有社会,有社会就有政治,有政治就要有权力,因为人们的利益和观点必然千差万别,其中一些人的意志得以推行,需要对此做出制度安排。政治制度就是关於如何分配和使用权力的安排。...
许苏民:明清之际儒学与基督教的“第一哲学”对话
一进入“第一哲学”——形上之学的领域,就会立刻感受到它那玄思精微、理路曲折的魅力。无论是西方的metaphysics——“物理学之后”,还是中国的“形而上者谓之道”,都以超越相对的现象界事物、属于绝对...
赵晓阳:青年协会书局与中国基督教文字事业
基督教会历来重视文字出版事业,它是包括教育、医疗在内在华三大传教方式之一[1]。中国幅员广大、人口众多,各地方言造成的信息传播障碍,政府对基督教传教的禁止,文字出版成了将基督教带入中国的有效方式。来华...
赵晓阳:太平天国刊印圣经底本源流考析
摘要:1853 年和 1860 年,太平天国两次大量刊印了圣经。太平天国刊印本到底以众多圣经汉译本中的哪个译本为底本,学术界一直持有两种观点,双方都提供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但至今仍然没有定论。 &nbs...
赵稀方:1877-1888年《万国公报》的“圣号之争”
一 自清代康熙禁教以后,基督教在中国的活动从此不为官方允许,明清之际由利玛窦和耶稣会在中国创造的辉煌,从此走向凋零。直至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传教士们才重新回到中国。这一时...
杨卫华:革命与改良的相遇:来华新教传教士话语中的中国共产党
摘要:在1927年国共分手之后的十年,随着中共实践展开,对基督教的政策也甚为严厉,激起了传教士的正视,逐渐成为了传教士话语中的关键词。 通过对〈The Chinese Recorder〉相关言论的梳理...
高瑞泉:自西徂东:平等观念史的西来脉络
【内容提要】 “平等”观念之在中国有过一个“古今之变”,其中,在基督教传播的形式下,从西方宗教到“西学”的平等观念之“自西徂东”,构成了整个观念变迁历史脉络中值得考察的一支。晚明传统纲常危机下,西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