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旁观者,我对于最近的中美外交方面的冲突比较关注。国内媒体的大肆渲染,使得此次中美冲突上升到了事关国家存亡的高度。我觉得根本没有必要。外交上的冲突是非常正常的,为了各自的利益争争吵吵十分常见,大可不必如此渲染。
其原因有三:首先国内媒体大肆渲染,会造成民族主义急剧上升,最后滑向民粹主义深渊,势必绑架国内民意,左右国家对外政策。大家都明白非理性的民族主义不利于正常的对外交往,更不利于一个国家的成长。更何况我们的国策就是要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任凭非理性的民族主义滋长,如何进行有效的对外开放?对外开放的前提就是认为我们需要与外接触、向外学习。之所以需要对外接触、向外学习,是认为西方有些方面比我们好。而极端的民族主义就会陷入自我中心主义,盲目排外,极端拒斥一切外面的事物。这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历史场景了,即所谓的天朝上国、闭关锁国、落后挨打等等,教科书上有着详细描述。
其次媒体大肆渲染外交冲突,可能给人印象是冲突、对抗已经形成,而且是国家决策的,是领导层的正确意思表达,因此人民会与国家一道对外强硬、对抗、冲突。换言之,经过媒体的大肆渲染,人们已经形成了牢固的对抗观念,并且认为对抗是正确的,是必须支持的。但是,我们都知道政治、外交是讲谈判与妥协的。一旦在外交上达成了妥协,那么就会在国内造成相反的效果。形成固定思维的人们势必认为自己被欺骗了,甚至认为自己被抛弃,或者认为有群体或派系是卖国、叛国、通敌。这样就会在国内带来分裂与冲突。这就是五四运动的来源,火烧赵家楼想必大家都知道的。
其三媒体大肆渲染外交冲突,可能会对其他外交决策部门以及人员带来错误的示范效果,而认为对抗获得了人们的支持,并获得领导人的喜欢,甚至极易获得高光时刻,那么其他人为了获得关注以及政绩、升迁,自然也会照这样子去做,以获得更大收益,而不计较对国家利益所带来的负面后果。因此,最后的情况就是越对抗收益越大,而主张缓和的人可能会受到冷遇,最终大家一起对抗。
因此,媒体不应如此大肆渲染此次的外交冲突,而新媒体更不应该火上浇油,而是应该理性对待,不应该将外交冲突塑造成国家对外政策,更不能将之上升到关系国家存亡的高度。
另外,中美之间的冲突通过此次会谈变得更加明晰了。以前的中美冲突说得多的是贸易上的,后来有人说是意识形态,还有人说是国家利益。学者说的无非是经济层面、政治层面、国家层面、意识形态层面、制度层面等等。很多人认为美国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所以对抗中国;或者认为中国崛起了,美国为了阻止中国崛起,所以对抗中国。总而言之,好多人认为是中国强大了,而美国不愿意中国强大,所以要压制中国。
这些分析有一定道理,但可能还没有看到更深层的东西。其实,中美或者中西冲突的就在于中国与西方在政权制度方面的根本冲突。中国的崛起不仅仅是经济层面,而且是中国的政权制度方面。此是对西方国家最大的冲击。
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不愿意中国这种政权制度在世界崛起,成为影响世界的一极。说白了就是不希望看到共产党一党执政成为主导力量,因此要进行对抗。而中国之所以不愿意再与美国妥协,也就是在这一点。什么方面都可以妥协,就是放弃执政地位、改变共产党一党专制就不可以。
晚清时期,西方人觊觎中国的市场,与晚清政府达成了妥协,但后来发现如果不改变封建专制制度,即使有市场,也不能很好的做生意,因此要改变政治制度,要变法维新。可是一旦涉及到自己的江山问题,慈禧太后就翻脸了,开始与西方列强开战了。
现在中美之间最根本的冲突就在于这一点:我们的政权制度,与西方的政权制度存在根本冲突。此次,我们的外交人员已经说得很直白: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政治制度是一条红线。换言之,保政权已经从内部维稳,上升到外交层面。
因此,政权安全似乎已经成为党的所有事务的重中之重。我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从某一个层面说,如果将保政权作为头号任务,是不是说明政权安全出现了问题?
所谓政权安全实质就是传统上的打江山、坐江山。那么,这个时候,为什么会出现保政权的问题呢?这应该从国内、国际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国内层面,随着经济下滑、失业加剧、贫富差距加大,政权合法性受到极大挑战。因为我们政权合法性传统意义上要么君权神授、要么血统上的代代相传,现在我们既不能君权神授,又不能代代相传,那么唯一的合法性就来自于经济利益。换言之,我们政权之所以受到拥护,就是为人民谋取利益,让大家过上好日子,实现大同社会的理想。如果经济下滑,这个合法性就会受到质疑。而且经济下滑,最底层的百姓感受最为直接,并且进一步加剧社会不公、贫富差距。因为经济下滑,权力部门势必进一步搜刮民脂民膏。相反在经济繁荣时期,大家都会分一杯羹。而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权力部门连汤都喝不了,老百姓还能吃什么?而让权力部门让利于百姓,那是万万不能的。
从国际方面来说,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是政治让位于经济,所有的一套上层建筑都是为了经济服务的。资本家为了利益,需要与之配套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制度。因此,短时间的经济利益根本不能满足其需要。80年代以来的改革开放,为西方资本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中美关系进入蜜月期。当然,中国也获得了巨大好处。可是,从长期而言,中国的政权制度始终是西方资本家赚钱的障碍。
对于他们而言,上上签是中国有西方一样的民主制度,以及市场经济体制,他们可以自由交易赚钱,并可以轻易操控政党、选举,以为其经济利益服务;中上签是中国开放市场,但保留自己的一党专制的政权制度,他们虽然可以赚钱,但不能像在西方那样具有保障和随心所欲;下下签是中国既不开放市场,又保留自己的政权制度。换一种说法,上上签是所有规则都与西方相同,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制度、规则等等;中上签是经济规则与西方相同,而政治规则不同;下下签是经济、政治等规则都与西方不同。
当然,这里的所谓的随心所欲是一种宽泛意义上的说法,实际上资本家赚钱并非随心所欲。之所以在中国给人感觉是随心所欲,是因为社会没有完全的自由、民主、法治。如果在西方国家,强大的工会、媒体、选举制度会对资本家进行约束、限制。
美国等西方国家希望中国在开放市场后,又在政权制度上逐渐向西方靠拢,从而更利于他们的利益。可是后来他们发现,中国并没有这样做。而且中国在同西方贸易后,以此获得的利益来强化自己的政权制度。换言之,西方人没有看到经济发展所带来政治上的改变,反而进一步强化原先的政治制度。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并没有让中国接受西方的规则,相反却让中国既有的规则开始影响世界。因此,美国人感到失望,甚至变得有点急切。
因此,中西方的关系始终是一个互动的关系,并非仅仅只是单方面的。现在的中美对抗是双方在威胁自身制度安全的情况下所做出的反应。中国的红线是政权安全,美国则是从经济层面开始挑战这个红线。之所以要挑战这个红线,其原因大家都是知道的,也不用再赘述了。
以上是我的个人看法,本人非专业研究中美关系的。若有错误之处,请一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