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清和 摘要:目前学界有关明清天主教研究的回顾大多是从文献、著作者等角度出发的。本文则尝试从研究方法与研究模式等角度出发,对民国以来中外学术界对明清天主教的研究进行较为详细的回顾,并提出某些展望以与学...
肖清和:明末天主教徒韩霖《铎书》中的文本理解与诠释
肖清和 [摘要]:本文从诠释学(Hermeneutics)的角度考察明季天主教徒韩霖之著作《铎书》,按照构成诠释者“前结构”之“传统”、“权威”以及“价值取向”等层面,具体分析韩霖在此书中所使用的诠释...
肖清和:灵异故事与明末清初天主教的民间化
肖清和 摘要:本文以相关文献为资料来源,对明末清初天主教的灵异故事进行初步分析与研究。通过对不同类别的灵异故事的分析与研究,本文指出,灵异故事的流传与接受实际上反映了天主教在明清社会传播的一种趋势。随...
肖清和:辟佛老、知真儒:张星曜与《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
辟佛老、知真儒:张星曜与《历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 摘要:本文在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张星曜的生平事迹以及《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的体例、内容、思想等展开论述。本文首先简介张星曜的生平事迹,并对张星曜...
肖清和:刊书传教:明末清初天主教中文著作编辑与出版活动初探
肖清和 摘要:在不同文化的相遇与交流的过程中,作为思想与文化的载体之一的书籍往往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在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中,书籍尤其是天主教中文著作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则从文化交流的角度,对明...
肖清和:身份认同与历法之争 ——以《不得已》与《不得已辨》为中心
肖清和 摘要:本文首先依据杨光先的著作《不得已》及相关文献,简述杨光先的生平及其著作,并对《不得已》与《不得已辨》的版本情况做一分析;然后根据《不得已》与《不得已辨》论述杨光先与传教士之间的辩论过程,...
参加香港中文大学第七届基督教与中国社会文化国际年轻学者研讨会
这是我第4次参加基督教与中国社会文化国际年轻学者研讨会,第一次是在2006年,尔后是2008年,第三次是在2010年,每一次都会见到不同的教授以及同道,也收获很多。感谢中心的邀请。希望研究中国基督教的...
2013.11.8-12福建师范大学“近现代基督教的中国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时间:2013年11月8-11日 地点:武夷山武夷学院 人物:两岸三地基督教学者 收获:见到林金水先生、张先清教授、徐光台教授等著名学者以及其他新老朋友。武夷山风景秀丽,印...
参加中央民族大学“基督教与儒家:比较经学的方法与实践”
2013年6月22日到23日参加中央民族大学“基督教与儒家:比较经学的方法与实践”工作坊。
9月20-21日,宗教与社会高级讲坛第十七、十八次活动
宗教与社会高级讲坛第17-18次系列讲座于2012年9月20日-21日上午举行。此次系列讲座的主讲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基督教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自强教授卓新平研究员。 ...
9月15-17日,宗教与社会高级讲坛第十四、十五、十六次活动
宗教与社会研究高级讲坛第14、15、16次活动于2012年9月15、16、17日成功举行。此三次活动是系列讲座,由意大利都灵大学文学系教授、香港道风山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特邀教授Ermis Segat...
纪念徐光启诞辰450周年“徐光启与近代中国”讨论会(复旦大学利徐学社,2012年5月10日-5月11日)
纪念徐光启诞辰450周年“徐光启与近代中国”讨论会 时间:2012年5月10日-5月11日 地点:复旦大学逸夫科技楼2楼多功能厅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利徐学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海徐汇区文化局 ...
2011.5.13-14复旦利徐学社:IS Asia Pacific?Interreligious conflicts, dialogue and inventiveness in today’s Asia
Is Asia Pacific?Interreligious conflicts, dialogue and inventiveness in today’s Asia An introduction...
学术会议信息[2009.8- ]
2010年12月10-13日,北京,“基督宗教与中外关系——从利玛窦到司徒雷登”学术研讨会。 2010.12.6-8 香港 第五届“基督教与中国社会文化 ”国际年青学者研讨会 2010.11.20 上...
【中國現代化視野下的教會與社會】學術研討會
2010年10月28日-11月1日,赴台参加由中原大学主办的“中国现代化视野下的教会与社会”学术研讨会,发表“刊书传教:明末清初天主教中文编辑与出版活动初探” 会议信息参见: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