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人生三段论

王国维(1877—1927)在《人间词话》中谓人生之三境界,第一阶段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即所谓孤冷独依、无处觅知音;第二阶级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即所谓心有灵犀...
阅读全文

旧文:和尚之间的争讼

别以为只有世俗人才会有争讼,那些看破红尘、身居方外的高僧大德有时亦不能免俗。近世佛教多有此事。近览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清初僧诤记》等,知天童密云圆悟、汉山法藏、木陈忞、继起弘储、费隐通容、牧云通...
阅读全文

旧文:死生事大

中国人向来最忌讳谈死。哪怕是先贤孔子,亦谓"未知生,焉知死?"仿佛死是一个神秘而令人色变的话题。中国人以及儒家的实用主义,往往把眼光放在此世和此岸。   因为,谈到死亡,往往会涉及到超越现实...
阅读全文

旧文:普仁截流与天主教

天主教对佛教的态度,起初有着戏剧性的变化。一开始,耶稣会士罗明坚奉行范礼安的适应策略,在广东之后就穿僧袍,并自称自己来自天竺,为番僧。当地居民信以为真,予以礼遇,并将其安置在佛寺中。后来,罗明坚以及利...
阅读全文

旧文:以集体主义为中心的教育

我国教育中的一个核心主题就是集体主义教育。所谓集体主义就是以集体利益为重,而以个体利益为轻,在必要的时候牺牲个人利益以保全集体利益的思想或主张。因此,集体主义与利他主义紧密相连。我们从小就被老师告诫不...
阅读全文

旧文:贫困生的爱情

早在上高中的时候,我就已经听说过《落泪是金》这本记录贫困大学生辛苦生活的书了。那时候自己没有经历过,所以根本没有深刻体会。不料几年后,自己竟也成了贫困生。幸好自己上了名牌大学,各种费用基本上都被别人包...
阅读全文

旧文:杞人语录(9则)

1、瞬间死亡 昨晚,差不多今天凌晨的时候,在弄自己的论文,室友已经酣酣大睡,外面万籁俱寂。突然,有一股念头从心里涌出:活着真没意思,不如死吧。 这是最真实的感受,并不是一时无意识的冲动或感觉。而是真实...
阅读全文

旧文:无聊斋志异(六则)

1、关于死亡 人越长大,听到死亡的事情就越多。一开始,很触动。后来,开始麻木。仿佛死亡离自己很远。 可我常常设想自己在那种处境:诸如下一刻就要死亡,自己该如何面对。 就像死刑犯,该如何面对自己所知道的...
阅读全文

旧文:杨光先与汤若望

1 最近在写杨光先!这个人有点像今天那些靠某种伎俩一举成名的人,诸如芙蓉姐姐、木子美、周老虎等等。可是,这个人却要比后者勇敢、可敬! 为了反对陈启新,老杨同志抬着棺材到正阳门,有点不达目的不罢休之样。...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