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我們這些註定以後要搞學術研究、從事教育科研的人來說,可以算是潛在的知識份子。但我卻為是否要與他們為伍感到猶豫不決。為什麼呢?是因為我為現在的知識份子感到羞恥,感到不安,感到心痛,感到憤恨。 前不久...
旧文:宗教对话与冲突:略议明末佛教与天主教论争的特点、内容与原因
两种不同宗教的相遇必然会产生宗教对话与交流,倘若双方都在平等的立场上,主动的与对方进行对话和沟通,那么,对话将会导致积极的后果;然而,事实上常常由于宗教自身的排他立场和为了传播自身宗教的原因,宗教的相...
旧文:明朝国子监的太学生读什么书?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十分重视教育,在定都南京前曾颁布《公子书》、《务农技艺商贾书》等书籍给文武大臣。洪武初年就诰令天下,立学校,兴教育,于是家有塾,党有庠,县有县学(名其堂曰“明伦”),州有州学,府有府...
旧文:風云突變之際的中國與基督宗教
今天晚上聽邢福增老師的課,忽然在大屏幕上看到這樣一首新詩,其名曰《破碎的國旗》,原文如下: 慈悲的父阿,這屋頂求你垂鑒 除了破碎慘淡的五色旗, 沒有別樣旗幟在那裡飄動 在這異族乘隙同胞自戕的時期。 旗...
旧文:張星曜與天主教之合法性(1)
去年在網上就已經查到澳門中央圖書館藏有張星曜的《通鑒紀事本末補後編》以及《續編》。並已經與圖書館聯繫好要去檢閱。無奈時間緊迫,竟未成行。此次假中大人間佛教研究中心所組織的文化交流團赴澳門,利用一下午的...
旧文:谁是真正的恐怖主义?
自由,自由,多少罪恶借汝之名以行之。(援引自《红与黑》) 当一种话语被当作暴力借口时,当其被一种霸权用来侵犯他人自由与尊严时,我们是否可以说原先意义上的“话语”是否还具有意义?恐怖主义,沦为民主、自由...
旧文:文明冲突以及文化利益
很早就已经流行的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引起不少人的讨论与反省。究其原者,文明冲突论仿佛为现今世界的不安与战争提供了一个解释。然而,这种大而化之的解释无疑非常适合美国的对外政策。那就是说,原来并不是美国要...
旧文:天主、妾与两头蛇族(2)
历史总是少数人的历史,历史也总是某些人的历史。有些人注定要被历史遗忘。并不是因为他们不重要,而是因为他们不适合于当代人的需要。因此,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恰如其分描述了此类现象。 悲哀的不...
旧文:揚教心態與傳教動機
黃一農教授載《兩頭蛇》以及其他文章中,不少提到以前的教內學者因為信仰的緣故,而罔顧史學最基本的要求,即史實,而對歷史人物有所隱諱與遮掩。諸如認為韓霖沒有投降李自成等等。 據說,黃教授本人也是信徒?這沒...
旧文:山雨欲来。
奇怪的天气,灰色的雾蒙在半空,如同悬浮在头顶上的破旧棉絮。明明知道这里是南方,下雨时候不会同我商量,但直到傍晚十分才姗姗来迟。 也不知道要做什么?就像午后小憩之后,慵懒的脸,慵懒的眼,时光如同涟漪四起...
旧文:道风微雨。
今天上午需要道风山,因为老师要我将复印的书送过去。乘KCR到沙田,然后爬山一直爬上道风山,那可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两腿酸痛啊。 以前来的时候,被道风山上的安静、闲适所吸引。庭院深深、深几许式的安静,...
旧文:南国千里、思念如忆!
只身来港已是三四个月了,其间回家了一趟。我以为可以减轻我的想家之苦。然事实证明我错了。 我现在更加想念温暖的家,想念老婆,想念我的母亲。人们都说,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有感情才有痛苦、有快乐、有悲伤、有开...
王珂:中国民族主义的形成与近代中日关系
2014年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在这120年间,前半是以侵略与反侵略为主题,后半围绕是以应该尊重历史还是应该集体失忆,中日两国之间的民族主义几乎一直发生着冲突。然而不同的是,中国的反日民族主义...
何光沪:基督教是正能量
http://www.21ccom.net/plus/view.php?aid=114811&ALL=1 受访嘉宾:何光沪,1950年9月28日生,贵阳人,哲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