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news.sohu.com/20150416/n411352278.shtml
参考消息网4月16日报道
外媒称,中国山东省专门成立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要“面向海内外引进儒学研究高端人才。”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4月14日报道,山东省政府13日打出广告称,“在海内外知名高等学校、研究机构长期从事儒学研究和传播的高端人才都可报名。”
招聘的级别“可分为儒学大家、泰山学者、尼山学者三种类型。”
山东省人才引进小组说, 引进方式分为全职引进和兼职引进两种。受聘学者在孔子研究院、孟子研究院、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曲阜师范大学等济宁市内的高等学校、儒学相关研究机构 任教、讲学、研究。
人才引进小组说,“儒学大家”的待遇“一人一策”,因人面议。“泰山”和“尼山”学者年薪40万元人民币,并给与最高50万元人民币购房补贴、安排子女就学等优惠待遇。
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朱学勤分析评述说,当代中国,从出于意识形态的需要砸孔庙、与中国传统文化彻底决裂,到今天官方出高薪引进儒学人才,反映了历史的巨大变化,也显示了历史文化自身的生命力不是政治力量能割断的。
报道称,但是,儒学尽管从山东起源,但它从来不是靠官府出高薪就能复兴的。
朱学勤举了两个例子。儒学二圣孔子孟子当年都是凄凄惶惶,不受待见,周游列国四处碰壁,在落魄中设帐授徒创立儒学。如果列国国王出高薪聘请孔孟,他们可能早就被收买了,也不会有今天的儒学了。
20世纪30年代,一代鸿儒梁漱溟曾在山东乡村搞过“乡村重建”,想以中国传统儒家文化重建中国农村秩序。朱学勤教授说,梁漱溟的实践是否成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他是为了高薪而去还是为自己的政治理念。他显然是后者,如果是为高薪而去,他也早就被收买了。
朱学勤说,山东官方的做法,总给人以炒作之嫌。儒学能不能复兴,决不是以高薪决定的,而是由它是否能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大方向相切合、 与21世纪中国的命运相切合而决定的。
儒家也只是中国传统文化诸子百家中的一家。朱学勤教授说,历史传统能否恢复、是不是要恢复到某一家某一派,归根结底是社会自发秩序的自然选择,要以平常心对待,而不是用钱当化肥一样来浇灌 。那样浇灌出来的东西是没有生命力的,必然为社会自然选择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