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尽管各国现代化发展的速度各有不同,其进步的动力也各有差异,但现代性的形成当是其共同或普遍的趋势,也是衡量与判定现代化的核心标准。本文将以十七十八世纪世界历史的进程为个案,探讨...
- 全部
- 关于 我
- 学术活动
- 学术资源
- 工作平台
- 常用书目
- 建站资源
- 影音欣赏
- 我的博客
- 我的简历
- 我的论文
- 文章收藏
- 电子书籍
- 网盘资源
- 网络资源
- 课程与招生
- 软件推荐
黄宗智:学术理论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四个陷阱和一个问题
首先,我认为我自己是一个经验的历史学家。我自己研究的起点总是一开始鉴别一大堆迄今还没有发掘的或发掘不够的材料,然后从中找出新的经验信息。我转向学术理论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与理论的联系和对话来构造我自己的一...
廖名春:试论古史辨运动兴起的思想来源
顾颉刚是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古史辨运动的主帅。从古史辨运动一开始,顾颉刚就特别具有历史意识,在《古史辨》第1册写了一篇长达6万字的《自序》,突出强调他倡导、组织古史辨运动的心路历程,详尽地交代了古史辨运动...
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之后
(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1989年在文章中提出“历史的终结”命题,在1992年出版著作《历史的终结和最后一个人》(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
史华慈:论中国思想中不存在化约主义
我们已经处在指望告诉我们中国思想的不变本质的大量著作与论文的包围之中。无疑存在着中国思想的一般性特点。人们一定能够找出历时与共时两个维度中的许多不同的思想流派共同具有的观点和论题;中国思想中也一定有一...
秦晖:“杨近墨远”与“为父绝君”:古儒的国—家观及其演变
内容提要:孟子“辟杨墨”在先秦思想史上很著名,也是理解儒家定位的一个重要坐标。但是《孟子》文本中的“杨近墨远”倾向却引起后世的许多歧见。笔者将此事置于“周秦之变”的社会背景中,参考各家解说,认为这场思...
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
齐小新:口述历史在美国刍议
【内容提要】口述历史资源反映的是大众文化和大众记忆内容,收集整理这方面资源,有助于增强 公民道德意识及其自觉的社会主人翁态度。为了准确深入地再现口述历史,发挥口述资 源的作用,历史学者应在尊重史实并不...
李伯重:大数据与中国历史研究
编者按 “资料爆炸,必将引起旧史学研究方法的革命,反过来说,研究方法的变革也会引起史料的重大变化。很多材料原来不被视为史料,可现在变成了重要史料。” 本文为作者2016年2月24日于华中师范大学逸夫国...
李伯重:“大分流”之后:“加州学派”的二十年
二十年前,一批在美国加州不同大学中讲授中国社会经济史的中年学者,先后出版了几本专著,对当时国际经济史坛的主流理论和观点进行了质疑和批判,并提出了新的见解。这些学者后来被称为“加州学派”,他们的见解集中...
杨国荣:“事”与“史”
摘 要:历史生成于人所作之“事”。离开了“事”的多样展开,历史将流于抽象和空洞,脱离了具体的“事”,历史主体也将虚幻化。正是在参与多样之“事”或从事多样的活动的过程中,人成为历史的主体,而“事”的多样...
李伯重:反思“新经济史”研究:回顾、分析与展望
[摘要]:在经历了1980 年代反思之后三十年,中国经济史学今天又到了一个反思的时代,需要对前一个时代(大略为1980-2015 年)的情况进行的反思。在前一个时代,经济史学科发生的最重大的变化,是新...
赵世瑜:明清史与近代史:一个社会史视角的反思
内容提要:在近几十年中国大陆的历史学界,明清史和近代史是两个取得了重大成就的研究领域;但与此同时,两个在时间上接续的历史时段中间出现了一道鸿沟——两段历史各有其问题意识,学者们向我们展示的是两种截然不...
方维规:概念史研究方法要旨
概念史是一个近年来受到不少人青睐的研究方法,吸引了不少学者。概念史查考不同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及其发展变化,并揭示特定词语的不同语境和联想。它所主张的历史视角和考证维度是不同于实证主义研究方向的另一种模式...
赵世瑜:在中国研究:全球史、江南区域史与历史人类学
摘要:历史学者的工作其实就是发现和建立关联,即按照某种历史逻辑,对特定时空中的那些看似无关的历史碎片建立关联,然后对这些关联做出判断。从区域史研究到全球史研究,就是从建立一个空间内部的关联到建立不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