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杞人语录(9则)

1、瞬间死亡 昨晚,差不多今天凌晨的时候,在弄自己的论文,室友已经酣酣大睡,外面万籁俱寂。突然,有一股念头从心里涌出:活着真没意思,不如死吧。 这是最真实的感受,并不是一时无意识的冲动或感觉。而是真实...
阅读全文

旧文:无聊斋志异(六则)

1、关于死亡 人越长大,听到死亡的事情就越多。一开始,很触动。后来,开始麻木。仿佛死亡离自己很远。 可我常常设想自己在那种处境:诸如下一刻就要死亡,自己该如何面对。 就像死刑犯,该如何面对自己所知道的...
阅读全文

旧文:杨光先与汤若望

1 最近在写杨光先!这个人有点像今天那些靠某种伎俩一举成名的人,诸如芙蓉姐姐、木子美、周老虎等等。可是,这个人却要比后者勇敢、可敬! 为了反对陈启新,老杨同志抬着棺材到正阳门,有点不达目的不罢休之样。...
阅读全文

旧文:许倬云《万古江河》及其他

周五的时候,和友人一起去香港历史博物馆听了一场许倬云的讲座。他是研究历史与考古的,讲座自然也离不开这个话题。主题是《古代中国文化核心地区的形成》,主要是从几个考古发现说明中国古代文明核心的形成,诸如东...
阅读全文

旧文:《江南农业的发展》及其他

最近去了一趟旺角三联,买了三本书:李伯重的《江南农业的发展1620-1850》,重刊的《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以及《中国大众宗教》。又看到几本新书,下面一一道来。 李是经济史学家,研究是清前期江南农业...
阅读全文

旧文:《会通中西》及其他

好长时间没有认真看书了。自从应付Qualify之后,就一直为俗事所纠缠。直到去比利时,还有最近为了开题。如果人生没有这些琐碎的程序,该多好。或许,某一天,能在某个幽静之处,古卷灯黄,自娱自乐,何其妙也...
阅读全文

旧文:论偏见

某私企老板曾说,她不会招聘河南籍或安徽籍的员工。言辞之中,好像河南人或安徽人有多么的差劲。这种言论与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偏见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顽疾。 偏见,顾名思义,就是偏向一边的意见或见解,也...
阅读全文

旧文:知识分子的终结

對於我們這些註定以後要搞學術研究、從事教育科研的人來說,可以算是潛在的知識份子。但我卻為是否要與他們為伍感到猶豫不決。為什麼呢?是因為我為現在的知識份子感到羞恥,感到不安,感到心痛,感到憤恨。 前不久...
阅读全文

旧文:明朝国子监的太学生读什么书?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十分重视教育,在定都南京前曾颁布《公子书》、《务农技艺商贾书》等书籍给文武大臣。洪武初年就诰令天下,立学校,兴教育,于是家有塾,党有庠,县有县学(名其堂曰“明伦”),州有州学,府有府...
阅读全文

旧文:張星曜與天主教之合法性(1)

去年在網上就已經查到澳門中央圖書館藏有張星曜的《通鑒紀事本末補後編》以及《續編》。並已經與圖書館聯繫好要去檢閱。無奈時間緊迫,竟未成行。此次假中大人間佛教研究中心所組織的文化交流團赴澳門,利用一下午的...
阅读全文

旧文:谁是真正的恐怖主义?

自由,自由,多少罪恶借汝之名以行之。(援引自《红与黑》) 当一种话语被当作暴力借口时,当其被一种霸权用来侵犯他人自由与尊严时,我们是否可以说原先意义上的“话语”是否还具有意义?恐怖主义,沦为民主、自由...
阅读全文

旧文:文明冲突以及文化利益

很早就已经流行的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引起不少人的讨论与反省。究其原者,文明冲突论仿佛为现今世界的不安与战争提供了一个解释。然而,这种大而化之的解释无疑非常适合美国的对外政策。那就是说,原来并不是美国要...
阅读全文

旧文:天主、妾与两头蛇族(2)

历史总是少数人的历史,历史也总是某些人的历史。有些人注定要被历史遗忘。并不是因为他们不重要,而是因为他们不适合于当代人的需要。因此,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恰如其分描述了此类现象。 悲哀的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