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uxiangwenku.com/navigation.do
《湖湘文库》:纵贯古今的文化盛宴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独具地域特色的重要一脉。盛世修大典,太平纂鸿编。《湖湘文库》是一项由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领导并组织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是一套以整理出版湖湘文献为主,对湖湘人物、湖湘历史、湖湘风物等进行深入研究的大型文化丛书。全套丛书702册,仿佛湖湘文化的源流汩汩而来,从上古自民国,湖湘的英才、文明历史、民俗风物便一一在眼前展现。
《湖湘文库》的编纂以文献典籍为主,兼顾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以古籍整理为主,兼顾今人研究,并围绕湖湘文化这个主题展开,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丛书的装帧设计也兼顾整体感、历史感、书卷感,进行了体例和样式的统一。
《湖湘文库》博古萃今,由甲乙两编构成,甲编为湖湘文献,系前人著述;乙编为湖湘研究,系今人撰编作品。甲编以时间为序,分为上古至唐代、宋元明、清代和民国时期四个时段,以图书典籍为主,包含图书典籍和古旧报刊两个部分,共442册;乙编按内容划分,包括湖湘人物、湖湘历史、湖湘风物、湖湘文化综合研究、湖湘文史资料汇编、湖湘文化工具书与湖湘考古等7个部分,共259册。全套丛书合计702册(包含一册书目提要),约4亿字。
《湖湘文库》:彰显湖湘地域文化特色
“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兼收并蓄,勤勉笃实,百折不挠”,构成了湖湘文化独具的精神特质。“文献所系,以诗存人,亦以人存诗”,使《湖湘文库》更具浓郁的湖湘地域文化特色。例如《文库》出版的《沅湘耆旧集》、《湖南文征》,就汇集了湖湘历代文人的诗文佳作,对研究湖南历史、文化、文学和地方风情很有参考价值。
《湖湘文库》秉承了湖湘学派“经世致用”的思想。其编辑理念中,在强调经世致用思想、重视文史选题的同时,对与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选题也很重视,《文库》图书中的《湖南经济通史》、《湖南实业志》等便是很好的例子。
《湖湘文库》彰显湖南英才群体以激励后人。其选题设计中涉及的湘籍人才达数百个,既有影响中国和湖湘历史的重要人物,也有在某一方面有重要贡献的杰出人才、各个学科领域的学者名人等。如王船山、陶澍、魏源、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六大人物的全集和《黄兴集》、《陈天华集》、《谭人凤集》、《杨昌济集》等,都反映了湖湘人物的思想情怀和他们对中国及湖湘历史文化的影响。
《湖湘文库》关注民俗风物和民间文化,既反映汉民族文化,也反映多彩多姿的少数民族文化。如已出版的《湖南民间歌曲集成》《湖湘印染》《湖湘木刻版画》《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等,是一簇簇散发着湖湘特有气息的鲜花。
《湖湘文库》:备受瞩目的恢宏巨制
2006年8月24日,《湖湘文库》编辑出版工作正式启动。它被列入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选题与省精神文明建设“十一五”重点项目,有全省12家出版社共同参与。《湖湘文库》编辑出版委员会由文选德任主任,刘鸣泰、张光华、彭国华、张天明任常务副主任,熊治祁、夏剑钦、曾主陶等众多出版界的专家学者都聚集到了《湖湘文库》的麾下,群贤毕至,巨擘编纂,恢宏巨制,更显清辉。
在设计《湖湘文库》编辑思路和论证书目时,编辑出版委员会前后约请了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华书局以及省内多所高校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参与论证。专家们反响十分热烈,高度评价编纂出版《湖湘文库》的意义,认为这是一件“上不负先贤,下泽惠子孙”的德政工程,必将对湖南的文化建设产生深远影响。这正如编委会文选德主任在给毛泽东纪念馆的赠书仪式上所说:“《湖湘文库》的意义在于积累和传承,在于资政和育人,在于给后人留下一笔永存的精神财富。”
《湖湘文库》的纸质版图书出版项目已于2013年8月中旬完成,同年,《湖湘文库》数字化项目第一期工程顺利交付,科技与文化的完美结合必将给读者带来一场新的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