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帝国”的传统中国

XIAO Qinghe 学术资源评论117字数 3202阅读10分40秒阅读模式

来源:>>>

欧立德(Mark C. Elliott)
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讲座教授

演讲人简介:
      欧立德(Mark C. Elliott),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讲座教授、哈佛大学历史与东亚语言博士委员会主席,主要研究领域为清史、内陆亚洲史,是北美汉学界“新清史”研究的重要学者。著有《满洲之路:八旗制度与清代的民族认同》(2001)、合编《新清帝国史:清朝在承德建立的内陆亚洲帝国》(2004)、《镶红旗档案:清代八旗研究指南及东洋文库所藏史料目录》(2001)等。  

      传统中国是一个“帝国”吗?乍看起来,这真是一个“愚不可及”的问题。无数的文献,包括学术性的与普及性的,似乎都证明这个中华帝国的存在。从公元前221年到1911年之间的时期,也被大多数学术权威不假思索地界定为“中华帝国时代”。但是,如果我们再多想一想,就会发现这个古老的说法值得再考虑。既然20世纪之前的中文里根本没有对应“empire”的词汇,中国又怎么能被当成一个“帝国”呢?我们又如何能够肯定“皇”、“帝”、“皇帝”这些经典文本中大量出现的、一般被翻译成“emperor”或“imperial”的词汇,就与西文中的“imperator”、“empéreur”等词语所代表的意涵相同呢?为何西方人无论如何都要坚持把中国作为一个帝国来看待呢?


“大清帝国”地图,1910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著名历史学家爱森斯坦(S. N. Eisenstadt)将从汉到清的中国都看成是一个帝国;相反,牟复礼(Frederick Mote)不久前则指出,将“皇帝”翻译成“emperor”未必正确。例如宋朝,如果我们将帝国看作是“控制着其他的国家与民族”的政权的话,它似乎就不能被界定为一个“帝国”。然而,牟复礼在结论中仍然指出,我们都为习惯用法所约束,还是将中国的皇帝看成是“emperor”。问题在于,这一习惯本身从何而来?
     这一问题是我目前正在做的一个研究项目,就是要探讨清帝国与现代中国之间的关联。此项研究的目标之一,是想进一步了解中国从“帝国”到“民国”这一历史过程的来龙去脉。今天演讲的是其中的一部分,我思考的是:究竟是什么让中华帝国“被帝国”了。这项研究的目标之二,是要为把中国作为帝国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并增进我们对于什么是帝国,以及帝国如何运作的一般性理解。当然,从事这项工作可以有不同的途径。其一,是研究相关中文术语的含义,并评估它们与西方语言术语的相似性。其二,则是对典型的“帝国”问题进行研究,去看中华帝国内部是否出现了明显与世界其他帝国类似的特点、行为或措施。可是,今天我想讲的是第三种途径,就是去考察西方人关于“中华帝国”的论述,从而进一步了解这些论述背后的观念。在欧洲人的眼中,中国什么时候成了一个“帝国”?这种认识又如何影响了中国对自身历史的看法?我的主要论点是:二十世纪以来的中国人把王朝时代的中国看成是个“帝国”,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大约一个多世纪以前欧洲人认识的影响。
今天的演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追溯把中国视为帝国的这种观念在西方的出现;第二部分则是追踪这种观念在晚清中国被接受的过程。
     西文中“China”这个名称的由来有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最常见的名称是源于“丝”(silk)一词的“Seres”;另一个不太常见的名称是“Sinae”。无论如何,我们都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古希腊或古罗马的这些作者曾把“Seres”看作一个帝国。他们对“Seres”的了解其实很有限,“China”不过是一个地域,即 “出产丝绸的地方”。这个名称就这样被沿用了几个世纪,在古代和中世的文本和地图中相互因袭。马可波罗曾用“帝国”一词来称呼大汗的疆土,然而他特指的是成吉思汗和忽必烈汗的“帝国”,而不是“Seres”或者“Serica”。不仅如此,马可波罗和他同时代的人们一样,都认为蒙古帝国的疆域“Cathay”并非那片古老的国度“Seres”或“Sinae”,这种误解一直持续到十六世纪。在成书于1554年的Sebastian Münster的《世界境域志》(Cosmographia)中,我们可以分别看到“Cathay”、“Mangi”和“Serica”的词条。显而易见,当时的西方人并未意识到蒙古帝国的部分地区与所谓的“丝国”指的是同一片地域。


Sebastian Münster《世界境域志》

      十六世纪末,随着耶稣会的传教士尤其是利玛窦抵达澳门,三个世纪以来关于“China”的误解终于得到了修正。利玛窦对明朝的地理、历史和哲学的了解超越了他之前的任何欧洲人。当他关于中国的论著在1615年出版之后,欧洲人才明白马可波罗笔下的“Cathay”其实就是古典文献中“Seres”地区的北部。然而,尽管利玛窦等人对明朝满怀敬意,对其而言,这个王朝依然不是一个帝国,而始终只是一个地区,即出产丝的地带。第一部提到“中华帝国”的著作是曾德昭(Alvaro Semedo)的著作,该书于1642年在马德里出版。在此书的西班牙语本中,曾德昭使用了“帝国”一词;而在以其他西方语言出版的另一些版本中,“王国”仍然是一个通行的名称。可惜的是,我没有找到任何能够解释为何在其西班牙的原文中选择将“中国”与“帝国”联系在一起的资料。


欧洲绘制的第一幅亚洲地图(1554年)

      在我看来,在将中国从“王国”提升到“帝国”的过程中,1644年满洲入关占领北京,应该说是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最早的记录是耶稣会士卫匡国(Martino Martini)的《鞑靼战纪》。在该书的提要中,他这样描述道:“本书叙述我们这个时代的鞑靼,并简要描述了其主要人物”。卫匡国的中国史是在1658年出版的,该书书名的副标题是Magno Sinarum Imperio Gestas Complexa,即“伟大中华帝国的历史”。由此可以看出,他在这方面的思想比曾德昭要系统一些。在1666年出版的《荷使初访中国记》(Die Gesantschaft der Ost-Indischen Geselschaft)的插图中,标注了康熙皇帝的字样。而在大约同时期柏应理(Philippe Couplet)的《中国贤哲孔子》(Confucius Sinarum Philosophus)中,也提到了“中华帝国”一词。
     概而言之,从西方的观点来看,直到十七世纪中期以前,中国或者说大明国,尽管在某种程度上被理解为一个具有社会、文化和政体延展性的单一体,但其仍是一个区域或者一个王国,仅此而已。在欧洲人的眼中,只有到了十七世纪中期以后,似乎是在满洲征服者的影响下,建立于此时的大清国才真正成为了一个帝国。为了找出原因,我们必须从追问十七世纪“帝国”的含义开始。
     毋庸置疑的是,“帝国”这个概念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上运作,有时候作为心理结构,有的时候则是作为政治结构。前者是建立在记忆的基础之上,后者则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作为一种政权构成形式,这种“帝国”的概念不仅基于征服、而且基于其所创建的能够“有条件地包容差异性”的“主权分层”体制而建立的法律和管理体系。这种关于“帝国”的理解也非常适用于近来对于清王朝的分析。
     我们很容易想象清王朝的暴力征服也许会使十七世纪后半期的耶稣会士们想起罗马帝国的扩张,或者更准确地说,提醒他们匈奴人和哥特人对罗马领土的入侵。比起旧有的明朝,清朝有着更明显的族群多元性和更大的疆域范围,这一新的现实对于处在北京的传教士们而言,是明白无疑的。他们接触到了不同于汉语的满洲语;看到了清朝的剃发令和易服令;也见证了首都的汉族居民被从他们的家园赶走,为几乎全是异族的人们进驻都城让路的过程。如果此前的中国在他们的眼中还不是一个帝国,在清王朝的统治下,它已确定无疑地成为了一个帝国。而在另一方面,英国、法国等新兴早期近代帝国的崛起,也为这些西方的传教士提供了有关帝国想象的另外一种资源。
     传教士们把大清国定为一个帝国的原因究竟是基于古代帝国的记忆,还是其对早期近代帝国的体验?现在还很难说。但可以确信的是:将中国视为帝国,并非因为当时的欧洲人对中国文化或其历史突然有了新的认识,而只能是更多源自于其自身的回忆和经验。多元一体性的清帝国的建立,在许多欧洲人的眼中来看,必然是同神圣罗马帝国、罗曼诺夫王朝或是奥斯曼帝国相类似的。这一点,在十八世纪以后的几乎所有关于国家的论述中已达成了共识。
     然而,有一个例外,就是汉语。十九世纪之前,中文中没有任何词能够完全表达“empire”的意思。作为新词的“帝国”首次出现,是在十八世纪晚期,即日本德川时代中期。在1789年朽木昌纲所编辑的《泰西舆地图说》中,“帝国”通过“Keizerdom”一词的翻译从荷兰语引入到日语。而在1866年的一本字典中,我们发现了“empire”这个词条。然而,从该词条的具体解释中我们可以得知,词典的编纂者对于其含义,仍未能有一个明确而固定的说法。二十世纪以后,“大清帝国”(Great Qing Empire)一词在1905年前后开始使用;而在袁世凯复辟的过程中,其所选择的国名也是“中华帝国”。1923年萧一山所著的《清代通史》中也多次指出所谓的“大清帝国”的存在。从这个时候开始,很多的历史书便将大清说成是一个帝国。解放后,这种表达方式一度消失不见,而在80年代以后,又逐渐恢复了。
     传统中国是一个帝国吗?我的答案应该是:它不是一个帝国。并非只因为汉语里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概念,而是由于历史上从没有一个王朝把自己称为“中国”。作为替代,我宁愿主张:在中国这片地域上建立的个别政权当中有一些也许可以称之为“帝国”,清朝就是其中之一,并且也可能是最带有“帝国性质”的一个王朝。基于二十世纪以来的民族主义和官方意识形态,我们很容易将清朝这样的形象混淆为一个贯穿历史的、一成不变的“中华帝国”形象。这一信念最初在西方产生,最后又传播到了中国。这种将过去的中国视为一个连续不断的“帝国”的信念,从历史学家的角度来说,我认为是一种误解。只有详细探求每一个历史王朝的特殊性,才能对中国历史上的“帝国”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谢一峰 整理

2013-09-06

继续阅读
 
宋黎明:“矮子当中的将军” 文章收藏

宋黎明:“矮子当中的将军”

文铮所译《耶稣会与天主教进入中国史》,201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它以德礼贤注释本为底本,[2]堪称一部费心、费力和费时的译作。根据《译者前言》,该译本始终得到美国旧金山大学利玛窦中西文化研究历...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