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plague)是由鼠疫菌所致的烈性传染病,传染性极强,病死率极高,对于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极大。公元6世纪、14世纪和19世纪发生的三次大的世界性鼠疫大流行,都曾造成过数千万乃至上亿人口的死亡,给...
吴飞:洛克论宗教宽容
约翰·洛克发表于1689年的《论宗教宽容》,是现代西方政治处理宗教问题的理论基础。对于这篇并没有多么艰深的重要文献,历代评价一直比较明确,即认为它从理论上论证了宗教分离的方式,以此避免将宗教争论演化为...
吴飞:自杀作为中国问题
中国人并没有诞生于基督教的各种观念,没有《圣经》里那样的上帝,没有伊甸园,没有堕落,没有原罪观念,当然也没有自然状态、神圣的人、赤裸生命。因此,中国文化中不仅没有诞生涂尔干和莫宁格那样的自杀学,而且,...
刘擎:韦伯《以学术为志业》解读
刘擎,1963年出生。1978年就读上海东华大学化学工程系,1985年获工学硕士学位,留校任教。1991赴美国攻读政治学,先后获得硕士(马凯大学)与博士(明尼苏达大学)学位。2000-2003年任香港...
刘擎:面对多元价值冲突的困境:伯林论题的再考察
【摘要】以赛亚·伯林主张价值多元论的观点同时也坚持自由主义的立场,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自明的,政治哲学界对此一直存在着争议。本文试图考察伯林多元性论题的内在困境,分析当代自由主义思想家对多元价值冲...
刘擎:现代政治的多元与脆弱:阿伦特与施米特的观念之争
近二十年来,卡尔·施米特(Carl Schmitt)的宪政思想及其对自由民主政体的挑战备受关注。其影响从德国散播到整个英语学术界,吸引了分属于不同意识形态阵营和不同理论谱系的学者和思想家们。在对施米特...
刘擎:伯林与自由民族主义
【提要】本文通过讨论以赛亚·伯林的民族主义论述,分析自由民族主义的理论可能与复杂性。作者认为,伯林的自由多元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之间具有和解包容的可能,但始终存在着深刻的紧张,因此他未能提出一套清晰的关...
张祥龙:东西方神性观比较——对于方法上的唯一宗教观的批判
“神”是宗教生活的灵魂,对于神的本性的理解最鲜明地表现出某个宗教或信仰的特点。此文将探讨基督教、中国古代天道传统和印度《吠陀》信仰的不同神性观,特别是它们之间的关系。但是,这种探讨和比较不限于事实的比...
关启文:公共空间中的宗教:自由主义对基督宗教的挑战
前言 宗教在自由和多元化的社会中应担任甚么角色呢?这是一个富争议性的政治课题。西方的主流政治哲学是自由主义,无论在历史和在思想上,自由主义和基督宗教的关系都异常复杂。在过往,著名的自由主...
谢文郁:自由的困境——奥古斯丁自由观的生存分析
【内容提要】奥古斯丁的自由观内涵两条基本原则,即柏拉图原则和基督拯救概念。这两条原则在概念上是不相容的,却共存于奥古斯丁的生活和思想中。由于这种内在的紧张关系,奥古斯丁的自由概念表现为动态的挣扎的。本...
吴飞:段庄中的恶与好的生活
在本书的上篇,我们通过分析各种集体技术看到段庄人的宗教活动与伦理生活之间的距离。在本书的下篇,我们通过对记忆技术的考察看到了天主教又是如何在另外一个层面上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作为我们核心分析策略的“...
彭琦:美国天主教新保守主义的兴衰
内容提要:美国天主教新保守派是战后美国保守运动当中的一个独特群体。这一派别源于20世纪60年代天主教会改革和美国社会改革的激进浪潮引发的反思。他们在1970、1980年代构建了民主资本主义的理论体系,...
段德智:中国天主教的本土化与中国天主教的神学思想建设
如所周知,天主教,虽然长期以来一直被我们视为一种“外来宗教”或“洋教”,但它与中国的缘分却可以一直上溯到唐贞观九年(635年)。从波斯景教僧阿罗本不远数千里来到长安,亲自向唐太宗宣讲天主教教义,而唐太...
李翼:中国“宗教-社会现代性”的梳理、反思、批判与超越
过去百余年,滥觞于17-18世纪启蒙运动时代西欧的现代性潮流席卷中国。古代中国旧有的传统与理想,从政治、经济、军事,到文化与宗教,都不得不面临现代化的挑战而被重新考量。在这“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到来之关...
范丽珠:现代宗教是理性选择的吗?
摘要:本文在关注宗教社会学理论如何给现代社会的宗教现象以合理的解释的同时,对运用理性选择理论解释现代宗教的取向提出商榷。尽管理性选择理论非常强势,号称有相当普遍的解释力,但本文还是试图对以理性选择理论...